所属频道:娱乐八卦发布时间:2019-01-15 12:14点击:942
作者/思涵
“把手机都收起来!值日生发卷子!”
伴随着“丁零零”的铃响,一叠卷子无声地在课桌间传递。课桌左上角贴着考号,就像是任何一所中小学里稀松平常的考试——事实上,这是西瓜视频原创综艺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的媒体看片会现场。
一位参会的媒体朋友说,自己本来没想配合“沉浸式体验”,但铃声响起的那一刻,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笔紧张作答,学生时代的应考情绪自然地被唤起。
考试称得上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回忆与情结,这也奠定了这档节目的受众基础。1月12日晚8点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于西瓜视频首播、今日头条联合播出,其特别采取了小学生与爸爸互换身份——父亲答题、孩子观战的节目形式。既是闯关答题,也是代际观察真人秀。
一方面,父亲亲自上阵做小学生试题,能够促进换位思考、营造反差喜感;另一方面,这种节目形式也能够引出许多平淡却感人的家庭故事。
根据字节跳动算数中心的数据,全民对于教育话题的消费量和关注度正在逐年增长。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,家庭教育类视频年播放总量从2016年的34亿增长到了2018年的220亿。可以说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顺应了观众对于家庭教育方式探索类节目的需求。
讲述温情的家庭故事、积极为缓和家庭矛盾出谋划策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选择用现实的温度打动人心。这份心意能被观众接收吗?
父子身份对调,形成家庭情感共同体
“答题节目已经存在了十多年,但大部分节目都是纯粹的智力闯关型,《考不好》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家庭关系,节目内容突出情感连结和共鸣,节目情节除了赛制以外有了更多情感上的牵绊。”在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媒体看片会上,西瓜视频综艺合作负责人庄军说。
在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的每期节目中,将有21位爸爸接受小学真题的考验。在抢答环节,孩子们在观察室按抢答器,为台上的爸爸们争取答题机会;观众席上的妈妈们则在爸爸淘汰或者答题的间隙,对一些家庭故事进行必要的补充叙述。
通过父子互换身份、妈妈旁观发言的节目设置,家庭中的父亲、母亲和孩子能够形成有效的互动,而不是孤立或者缺位的。同时,这也引出了不少平淡却不失温情的家庭故事。
来自黑龙江的段天龙在第一轮“摸底考试”中就被淘汰,他坦言自己从13岁开始练足球,“没上过几年学”,考试结果在他意料之中。一旁观众席上的妈妈激动起身、眼含热泪,对观察室里的孩子隔空喊话:“考不好没关系,宝宝,你的爸爸很棒!妈妈是因为爸爸的品德非常优秀,所以妈妈才选择爸爸。”
闪回到考试期间,妈妈紧张而期待地交握双手,向爸爸的方向张望;考试开始前,观察室里的孩子们都兴奋地站起来,为自己的爸爸喊着“加油”。这场把爸爸变成小学生的考试,向观众充分展示了父子乃至整个家庭之间的强关联。
在节目设计上,孩子不仅是爸爸考试的观察员,还担任了与爸爸并肩作战的重要角色。在抢答环节,爸爸能否获得答题机会取决于孩子按抢答器的速度,父子成为“决胜共同体”,拥有相同的目的追求和同步的情感输出。
当父子合力答对题目时,爸爸的快乐和孩子的自豪会互相映衬,感染观众;当观察室内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抢到答题机会、爸爸却没有把握住时,爸爸的沮丧、抱歉和孩子的失望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。
沮丧与失望过后,被淘汰的爸爸和孩子又会如何交流?有的孩子选择主动表达谅解,搂住爸爸的脖子温馨离场;有的爸爸会向孩子反思自己没有复习充分,用平等的沟通获得孩子的信任,树立了一个“败不馁”的好榜样。
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将闯关答题模式与家庭主题熔于一炉,记录了各有特色的家庭代际关系。彼此鼓励、互相理解的正向力量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传递,充分体现了家庭的温暖。
治愈家庭矛盾有妙招,节目讨论激发场外共鸣
赵以莛因为爸爸赵斌答错题而有了小情绪,梗着脖子、红了眼圈。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对他说:“随着你越来越大,你知道的事儿肯定比爸爸知道的越来越多。帮着爸爸进步,好不好?”在和退场的赵斌握手时,张绍刚还反复嘱咐:“慢慢说,和孩子慢慢说。”
在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中,温暖的家庭故事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插曲。节目在展现真实情绪的同时,还会为缓和家庭矛盾作出努力,通过主持人的引导,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良性互动。
一道有关足球的常识题目,引出了“爸爸团”中曲比史古在大凉山当小学教师的故事。他常常利用寒暑假时间 ,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城里踢足球,却很少带自己的孩子去玩。
节目在向曲比老师表达敬意后,并没有落入一味赞颂奉献精神的俗套,而是表达了“为学生付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己孩子”的观点,并送给曲比老师三张世界之窗的门票,希望他能够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。
除了充当父子关系的“润滑剂”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还深入对家庭教育的重点进行思考、试图提出更有实践性的建议。
例如第一期节目提到“恐辅症”,播放了一些网上流传的家长辅导小学生作业的搞笑视频。在吐槽和爆笑过后,张绍刚感慨“我们看别人家的笑话,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”,到了自己家却难抑情绪。
随即“监考官”陈铭提出,辅导的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家长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,心口不同步。想要治愈“恐辅症”,先要提高家长的表达能力。
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并没有停留在节目中,得益于丰富的家庭样本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在观众中也激发了强烈的共鸣。
在节目备采中,当孩子们被问到“如果爸爸考不好怎么办”时,有的孩子说“我会鼓励他”、“他错了我也会告诉他这个题目怎么做的”;还有的孩子说“回家揍他、罚站,谁让他以前那么对我”,甚至有个小姑娘拿着爸爸的戒尺,来了一段“模仿秀”。
当赵以莛因为爸爸被淘汰而闹情绪时,坐在旁边的“小胖”李拜天却笑眯眯地安慰,“你爸爸(第一轮)还考了一百分,考那么好,对不对?回家好好吃一顿。”这种乐观幽默,和台上的爸爸如出一辙。在乐天派李拜天的身上,能够清楚地看到家庭氛围的影响。
看完节目后,有不少网友表示,从孩子的言行中能够看到家长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,有的还忍不住对号入座,看看自己是哪一类家长,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,这也是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带来的一种正向影响。
“考不好,没关系?”不是一个肯定句,而是一个问句。正如节目要在200多组家庭的故事中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,这也是一个抛向观众、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考不好没关系究竟是一个既定事实,还是一种面对考试的心态?父母要如何面对孩子考不好,孩子又要如何处理自己考不好?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有益处的?
带着这些问题,《考不好 没关系?》挖掘身边人事,结合“家长辅导难”的社会热点话题,引发观众的共情和讨论,共同促进健康的代际关系发展。凛冬之中,或许只有这样观照现实、直抵人心的作品才足以温暖观众、温暖市场。